生吃鸡蛋可能增加沙门氏菌感染风险,并影响蛋白质吸收。鸡蛋未经加热处理时,细菌未被杀灭,且生蛋清中的抗胰蛋白酶会阻碍消化。
生鸡蛋可能携带沙门氏菌等致病微生物,这类细菌常存在于蛋壳表面或内部。感染后会出现腹痛、腹泻、发热等胃肠炎症状,严重时可导致脱水。儿童、孕妇及免疫力低下者感染风险更高。蛋清中的抗胰蛋白酶能与人体胰蛋白酶结合,使蛋白质消化率下降至50%左右,加热后该物质被破坏,蛋白质吸收率可提升至90%。生鸡蛋的维生素H结合蛋白会阻碍生物素吸收,长期食用可能导致皮肤炎症或脱发。
部分人群认为生鸡蛋营养价值更高,实际上加热仅破坏少量不耐热维生素,但显著提高蛋白质利用率。日本等有食用生鸡蛋习惯的地区,会使用经过巴氏消毒的专用蛋品。普通市售鸡蛋未经特殊处理时,生食安全隐患较大。鸡蛋加热至70摄氏度以上可有效杀灭沙门氏菌,溏心蛋的蛋黄未完全凝固时,中心温度也需达到该标准。
建议将鸡蛋彻底加热至蛋白蛋黄完全凝固,避免制作生蛋拌饭、蛋液蘸料等食用方式。烹饪前用流水清洗蛋壳表面,处理生鸡蛋后及时洗手及厨具。儿童、老人及慢性病患者更应避免生食,可选择水煮蛋、煎蛋等加热充分的烹调方法。若食用生鸡蛋后出现呕吐、持续腹泻等症状,需及时就医补液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