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C过量可能引起腹泻、胃肠不适、泌尿系统结石等不良反应,主要危害包括胃肠刺激、铁吸收异常、草酸盐沉积、免疫功能紊乱。
每日摄入超过2000毫克可能刺激胃黏膜,引发反酸、腹痛等症状。建议出现不适时停用维生素C制剂,可遵医嘱使用铝碳酸镁、雷尼替丁、奥美拉唑等胃黏膜保护剂。
长期大剂量补充会促进非血红素铁过量吸收,导致铁蛋白异常升高。需监测血清铁指标,必要时使用去铁胺、地拉罗司等铁螯合剂进行干预。
维生素C代谢产物草酸易与钙结合形成结晶,增加肾结石风险。已有结石病史者应限制用量,可选用枸橼酸钾、别嘌醇、氢氯噻嗪等药物调节代谢。
超生理剂量可能干扰中性粒细胞功能,反而降低抗感染能力。建议普通人群每日补充量不超过1000毫克,感染者应在医师指导下调整用量。
健康人群优先通过柑橘类水果、西蓝花等天然食物获取维生素C,长期服用补充剂需定期检测尿常规和肾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