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缺磷可通过适量食用高磷食物或遵医嘱补充磷制剂改善。主要有动物肝脏、鱼类、乳制品、坚果、全谷物等食物,以及葡萄糖酸钙锌口服溶液、磷酸钠盐口服溶液、磷酸二氢钾片、磷酸氢钙片、复方磷酸氢钾注射液等药物。
动物肝脏如猪肝、鸡肝含有丰富的有机磷,每100克约含磷300-400毫克,吸收率较高。缺磷人群可每周食用1-2次,建议采用清蒸或炖煮方式减少营养流失。但高尿酸血症患者需控制摄入量,避免加重代谢负担。
三文鱼、沙丁鱼等海鱼不仅富含优质蛋白,磷含量可达200-300毫克/100克,且含有促进磷吸收的维生素D。清蒸或烤制能最大限度保留营养成分,但肾功能不全者需注意控制食用量。
牛奶、奶酪等乳制品中磷以磷酸钙形式存在,每200毫升牛奶约含磷180-200毫克,钙磷比例适宜。建议每日摄入300-500毫升,乳糖不耐受者可选择低乳糖产品。但严重肾功能障碍患者需限制摄入。
腰果、杏仁等坚果含磷量约400-500毫克/100克,同时提供不饱和脂肪酸。每日食用20-30克即可满足部分磷需求,但需注意坚果热量较高,肥胖人群应适量控制。过敏体质者需谨慎食用。
糙米、燕麦等全谷物含磷量是精制谷物的2-3倍,每100克约含150-200毫克。建议替代部分精米白面作为主食,但其中植酸可能影响矿物质吸收,浸泡或发酵可提高磷的生物利用率。
适用于钙磷代谢异常引起的缺磷症状,含葡萄糖酸钙、葡萄糖酸锌等成分。该溶液可改善因维生素D缺乏导致的磷吸收障碍,使用前需监测血钙水平,避免高钙血症。
用于中重度低磷血症的纠正,能快速提升血磷浓度。服药期间需定期检测电解质,防止钠负荷过重。禁用于肾功能衰竭及高钠血症患者。
适用于代谢性酸中毒伴随的低磷血症,可调节酸碱平衡。需注意可能引起胃肠道不适,建议餐后服用。严重肝病患者需调整剂量。
含钙磷复合物,适合骨质疏松合并缺磷患者。长期服用需监测血钙磷乘积,避免异位钙化。与甲状腺激素类药物同服需间隔2小时。
用于肠外营养支持或严重低磷血症的静脉补磷。必须在医疗机构监护下使用,需严格控制输注速度,防止低钙血症和静脉刺激。
日常需保持均衡饮食,避免过量饮用碳酸饮料影响磷吸收。烹饪时减少煎炸可保留更多矿物质,同时保证充足日照促进维生素D合成。若出现肌肉无力、骨痛等严重缺磷症状,或患有慢性肾病、甲状旁腺功能异常等基础疾病,应及时就医进行专业评估。补磷期间应定期复查血磷、血钙及肾功能指标,根据检测结果调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