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夏季饮食需注重清淡易消化、均衡营养和充足补水,可适当增加清热解暑食物的摄入,避免高脂高糖及生冷刺激食物。
夏季老人胃肠功能较弱,建议选择清蒸、炖煮等低油烹饪方式,减少煎炸食品。主食可搭配绿豆粥、小米粥等易吸收的杂粮,每日蔬菜摄入量应达到300-500克,优先选择冬瓜、黄瓜等含水量高的品种。烹调时控制食盐用量,避免加重心血管负担。
适量增加鱼类、禽肉、豆制品等优质蛋白来源,每日摄入量约60-80克。推荐采用白切鸡、鲫鱼豆腐汤等温补做法,避免烧烤等高温烹饪方式破坏营养。乳糖不耐受者可选择低乳糖牛奶或酸奶,补充钙质的同时调节肠道菌群。
每日保证200-350克新鲜水果,优选西瓜、杨梅等富含钾元素的夏季水果,帮助维持电解质平衡。苦瓜、丝瓜等苦味蔬菜含有的生物碱成分有助于清热解暑,可与木耳、百合等搭配食用。注意瓜果洗净去皮,避免农药残留。
除每日1500-1700毫升饮水外,可适量饮用淡竹叶茶、金银花露等传统消暑汤饮。分次少量补充水分,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增加心脏负担。观察尿液颜色变化,若呈深黄色需及时增加补水量。限制浓茶、咖啡等利尿饮品摄入。
所有食材需充分加热处理,凉拌菜现做现吃,隔夜饭菜必须彻底复热。砧板做到生熟分离,餐具定期煮沸消毒。出现腹泻、呕吐等症状时,可暂时食用米汤、面片等流质食物,必要时及时就医排查食源性疾病。
夏季建议老人保持规律进餐时间,避免空腹食用冰冷食物。可适当增加山楂、陈皮等助消化食材的摄入,餐后半小时进行温和活动促进胃肠蠕动。注意监测血压、血糖等指标变化,合并慢性病的患者需遵医嘱调整饮食方案。高温时段尽量减少外出,若需活动应携带含电解质的饮用水和便携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