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降温可通过补充水分、物理散热、调整饮食、药物辅助等方式实现。体温调节主要与体液平衡、环境温度、代谢状态、疾病因素等有关。
每小时饮用200-300毫升温水或淡盐水,避免一次性过量饮水。脱水会导致汗液分泌减少,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可适量饮用含电解质的口服补液盐。
使用湿毛巾冷敷大动脉处如颈部、腋窝,保持室内通风。中暑初期可能出现面色潮红、皮肤灼热,需转移至阴凉处解开衣物散热。
选择西瓜、黄瓜等含水量高的蔬果,避免高脂高糖食物。高温环境下消化功能减弱,易出现食欲不振,可少量多餐补充营养。
严重中暑可遵医嘱使用藿香正气水、十滴水、人丹等解暑药物。热射病患者可能出现意识障碍,需立即就医进行静脉补液治疗。
避免正午时段户外活动,穿着浅色透气衣物,室内空调温度建议维持在26-28摄氏度,出现持续高热或意识改变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