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菜丸子可通过剁碎青菜、调制肉馅、搅拌上劲、捏制成型、蒸煮或油炸等步骤制作。青菜丸子口感鲜嫩,营养丰富,适合作为家常菜或辅食。
选择新鲜的小白菜、油菜或菠菜等绿叶蔬菜,洗净后沥干水分,用刀剁成细碎的菜末。菜末的粗细程度会影响丸子的口感,过于粗大会导致松散,过于细腻则可能失去蔬菜的纤维感。处理时可加入少许盐拌匀,静置片刻后挤出多余水分,避免丸子过湿影响成型。
选用肥瘦相间的猪肉馅或鸡肉馅,加入葱姜末、生抽、蚝油、白胡椒粉和少量淀粉调味。肉馅与青菜的比例建议为2:1,确保丸子既有肉香又能突出青菜风味。搅拌时沿同一方向持续搅打至肉馅发黏上劲,这样能使丸子更紧实有弹性。
将处理好的青菜末与调味的肉馅混合,继续沿同一方向搅拌至完全融合。可加入半个蛋清帮助黏合,但不宜过多以免影响口感。测试馅料黏度时,取一小团放在掌心倒扣不掉落即可。若馅料过稀可补少量淀粉,过干则加少许清水调节。
双手沾少量清水或食用油防粘,取适量馅料在掌心揉搓成直径约3厘米的圆球。制作时力度要均匀,避免内部留有空气导致烹煮时开裂。若追求更酥脆口感,可将丸子略微压扁成饼状,方便油炸时受热均匀。
清蒸法适合追求健康低脂的人群,水沸后上锅蒸10-12分钟至熟透。油炸时油温控制在160-180度,中小火炸至表面金黄,复炸一次更酥脆。也可先煎后焖,丸子两面煎定型后加少量高汤焖煮,使汤汁渗入更入味。
制作完成的青菜丸子可直接食用,或搭配酱料蘸食。剩余丸子可冷藏保存2-3天,重新加热时建议蒸制避免水分流失。给幼儿食用时需确保丸子完全熟透,可将尺寸做小便于咀嚼。搭配豆腐、菌菇等食材同煮,能增加膳食多样性和营养均衡性。肠胃功能较弱者建议选择蒸煮方式,减少油脂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