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肝病毒携带的确诊需通过乙肝五项检测、乙肝病毒DNA定量、肝功能检查和肝脏超声检查等综合判断。主要检测项目包括乙肝表面抗原、乙肝e抗原、乙肝核心抗体、乙肝病毒载量及肝脏影像学评估。
乙肝五项检测是筛查乙肝病毒感染的基础手段。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持续超过6个月可判定为慢性携带状态,需结合乙肝e抗原判断病毒复制活跃度。乙肝病毒DNA定量能直接反映血液中病毒含量,超过一定数值提示病毒复制活跃。肝功能检查中的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指标可评估肝细胞损伤程度。肝脏超声检查能观察肝脏形态结构变化,辅助判断是否存在肝纤维化或肝硬化。部分情况下可能需要进行肝穿刺活检,通过病理检查明确肝脏炎症和纤维化分级。
建议存在乙肝病毒感染风险的人群定期进行相关检查,避免饮酒和滥用药物,保持规律作息。确诊后应在专科医生指导下制定随访计划,必要时接受抗病毒治疗。日常生活中需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与他人共用剃须刀等可能接触血液的物品,家庭成员建议接种乙肝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