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药物治疗感冒的方法主要有保持充足休息、适当增加饮水量、调整饮食结构、进行物理降温、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感冒通常由病毒感染引起,多数情况下可自行缓解,非药物干预有助于减轻症状并促进康复。
感冒期间机体免疫系统需要更多能量对抗病毒,卧床休息可减少体力消耗。避免剧烈运动或熬夜,每日睡眠时间建议延长1-2小时。保持卧室空气流通但避免直接吹风,环境湿度维持在50%-60%有助于缓解呼吸道干燥。
温开水、淡蜂蜜水或柠檬水每日摄入2000-2500毫升,可稀释呼吸道分泌物并促进代谢。避免含糖饮料及酒精,咽喉肿痛时可小口频饮温凉液体。观察尿液颜色呈淡黄色即为饮水充足的标志,老年患者需注意少量多次饮用。
选择易消化的粥类、蒸蛋等半流质食物,适量补充富含维生素C的西蓝花、猕猴桃。用生姜、葱白煮水饮用可发散风寒,风寒型感冒患者可食用胡椒猪肚汤。忌食生冷油腻食物,胃肠型感冒期间暂时减少乳制品摄入。
体温超过38.5℃时可用32-34℃温水擦拭腋窝、腹股沟等大动脉处,每次擦拭10分钟,间隔30分钟重复监测。婴幼儿禁用酒精擦浴,冰袋需用毛巾包裹后置于额头。发热伴寒战时应先保暖再降温,避免体温骤降引发不适。
用0.9%生理盐水配合洗鼻器冲洗鼻腔,每日2-3次可缓解鼻塞流涕。鼻黏膜充血严重时可用40℃温热盐水,冲洗时保持张口呼吸避免呛咳。鼻腔手术后或中耳炎患者慎用,儿童需在家长辅助下进行。
感冒期间建议保持室内温度20-24℃,每日开窗通风2-3次。恢复期可进行散步等低强度活动,但应避免人群聚集场所。若出现持续高热、呼吸困难或症状超过7天无改善,须及时就医排查并发症。日常注意勤洗手、佩戴口罩等防护措施,流行季节前可接种流感疫苗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