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毛癖患者需诊断精神行为障碍、皮肤损伤程度、共病心理疾病及排除器质性疾病,通常由心理评估、皮肤科检查、实验室检测及影像学检查等综合判断。
采用标准化量表评估拔毛冲动频率与情绪关联性,需排除强迫症、焦虑障碍等共病,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可作为干预手段。
通过皮肤镜观察毛囊损伤形态与继发感染情况,局部需处理毛囊炎或皮肤破损,严重者需使用抗生素软膏预防感染。
检测血清铁蛋白、甲状腺激素等指标,缺铁性贫血或甲亢可能加重拔毛行为,营养补充或药物调控可改善症状。
头颅MRI用于排除脑部病变或癫痫所致异常行为,若存在器质性病变需神经科协同治疗。
建议建立规律作息并减少独处时间,日常可佩戴手套等物理阻隔装置,家属需协助记录行为发作诱因并及时陪同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