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权威问答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怎么办?
病情描述:
我患有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癫,这种疾病应该怎么治疗呢?
医生回答专区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 王相华 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可通过调整饮食、避免外伤、糖皮质激素治疗、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脾切除术等方式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通常由自身免疫异常、病毒感染、药物因素、遗传倾向、造血功能异常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

    患者需选择软质易消化的食物,避免坚硬或带刺食物划伤黏膜。可适量增加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如鱼肉、鸡蛋,有助于维持血小板功能。避免食用可能抑制血小板生成的食物如酒精、辛辣刺激性食物。烹饪方式以蒸煮为主,减少高温油炸。每日保证充足水分摄入,促进代谢废物排出。

    2、避免外伤

    日常生活中需防止磕碰跌倒,使用软毛牙刷清洁口腔。避免剧烈运动或重体力劳动,可选择散步等低强度活动。居家环境应移除尖锐物品,浴室铺设防滑垫。剪短指甲防止无意识抓挠皮肤。若需注射治疗,应延长按压止血时间至10分钟以上。

    3、糖皮质激素治疗

    醋酸泼尼松片、地塞米松片等糖皮质激素可抑制异常免疫反应。这类药物能减少血小板破坏,提升外周血血小板计数。使用期间需监测血压血糖变化,注意补钙预防骨质疏松。突然停药可能导致病情反复,须严格遵循医嘱调整剂量。长期使用可能出现向心性肥胖等不良反应。

    4、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

    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能阻断单核巨噬系统对血小板的破坏。该方法适用于急性出血或术前快速提升血小板水平。治疗期间需观察有无头痛、发热等输液反应。输注速度应缓慢控制,避免心血管系统负荷过重。疗效通常可持续2-4周,必要时可重复给药。

    5、脾切除术

    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的慢性患者,腹腔镜脾切除术可作为选择方案。脾脏是破坏血小板的主要场所,切除后约三分之二患者可获得长期缓解。术前需接种肺炎球菌疫苗等预防感染。术后要警惕血栓形成风险,定期进行血常规监测。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爆发性感染等并发症。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应建立规律作息,保证每日7-8小时睡眠。保持居住环境通风清洁,流感季节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穿着宽松衣物减少皮肤摩擦,使用电动剃须刀替代传统刀片。定期复查血常规观察血小板波动,记录出血症状变化情况。保持稳定情绪状态,避免焦虑等负面情绪影响免疫功能。若出现头痛呕吐、视物模糊等中枢神经系统出血表现,须立即急诊救治。

相关文章
增生性贫血是怎么回事
增生性贫血是指由于某些原因引起的红细胞损伤减少,这是贫血症。增生性贫血包括溶血性贫血,急性出血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和内分泌失调引起的贫血等疾病。增生性贫血可引起一些慢性疾病。某些增生性贫血,如溶血性贫血,可能是某些药物的使用所致。
重度贫血好治吗
重度贫血好不好治,主要是根据原发病的类型而决定的。究其因,诱发重度贫血的原发病很多,不排除还有一些是恶性肿瘤方面的原因。倘若属于些良性的重度贫血,那么只要通过输血的方法,找到病因后再使用造血治疗是可以完全治愈的。
血常规能查贫血吗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可以有效了解身体是否出现疾病。一些病患通过血常规的检查,可以了解身体是否出现贫血的状况。若检查当中血红细胞的浓度低于110,则可以确诊患者出现缺铁性的贫血,此外,还可以通过观察红细胞总数以及血小板来观察,自己是否出现贫血状况。
血常规能检查贫血吗
出现贫血的情况,是可以通过血常规的方法来进行检查的。通过血常规的检查会得出化验单,若患者的血红蛋白值域低于110g/L,则表示出现了贫血的情况,需要及时进行治疗。最好是采用对因治疗以及对症治疗这两种方式。
一直贫血会引起什么病
短时间的贫血对健康影响不大,如果一直贫血,就会引起其他疾病。长期贫血可加重心肺负担,引起贫血性心脏病,还会影响到消化系统,导致消化不良。贫血对神经系统、泌尿生殖系统都会有不利影响,一旦确诊,应积极到医院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