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权威问答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二期梅毒是否严重呢?
病情描述:
我的梅毒已经发展到了二期了,这种情况是不是很严重了呢?
医生回答专区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 季素珍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二期梅毒属于梅毒病程中较为严重的阶段,具有传染性强、症状明显的特点。若不及时治疗可能累及皮肤、黏膜、骨骼及神经系统,但通过规范治疗可有效控制病情。

    1、传染性强

    二期梅毒患者血液、体液及皮损中含有大量梅毒螺旋体,通过性接触、母婴或血液传播风险较高。典型表现为全身对称性玫瑰疹、扁平湿疣及黏膜斑,伴随低热、淋巴结肿大等症状。需严格避免无保护性行为,并遵医嘱使用注射用苄星青霉素、普鲁卡因青霉素注射液等药物。

    2、多系统损害

    此阶段病原体已通过血液循环扩散,可能引发肝炎、骨膜炎、虹膜炎等并发症。部分患者出现虫蚀样脱发或甲沟炎,神经系统受累时可表现为头痛、听力下降。需完善脑脊液检查,必要时联合头孢曲松钠注射液治疗。

    3、症状隐匿性

    约25%患者表现为无症状潜伏梅毒,但仍具传染性。血清学检测显示RPR和TPPA双阳性是主要诊断依据。此类患者仍需接受足疗程青霉素治疗,防止进展为三期梅毒。

    4、复发风险

    未经规范治疗者可能出现症状反复,表现为原有皮损再现或新发黏膜损害。复发多发生在治疗后1年内,与免疫抑制、药物剂量不足有关。需定期复查血清滴度,复发者需重复治疗并排除HIV合并感染。

    5、预后可控性

    早期规范治疗可使血清学转阴,治愈率达95%以上。治疗期间应避免饮酒,配合多西环素肠溶胶囊等替代药物完成疗程。性伴侣须同步筛查,治疗后第1年每3个月复查RPR滴度。

    确诊二期梅毒后应立即开始治疗,治疗期间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避免搔抓皮损。日常需加强营养摄入,适当补充维生素B族和优质蛋白,规律作息以增强免疫力。所有贴身衣物应单独烫洗消毒,直至临床症状完全消退且血清学检测稳定。治疗后2年内须严格随访,监测可能出现的血清固定或神经梅毒迹象。

相关文章
埃博拉会传染吗
埃博拉不仅会传染,而且传染性极强。埃博拉病毒可在动物与人体之间传播,并通过唾液、体液、血液、排泄物、肌肤接触等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根据研究,埃博拉病毒患者的呕吐物、排泄物、体液、唾液和血液均具有传染性,如果正常人群的皮肤或口腔黏膜、鼻腔黏膜、眼结膜等,接触到上述污染物或者被污染的物品,就会被感染。另外,埃博拉病毒还可通过精液和乳汁传染。
埃博拉患者如何治愈
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可以治愈埃博拉的特效药或确定方法,但通过六抗治疗和保平衡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生存率,提升其治愈可能性。 1.六抗治疗:包括抗病毒治疗、抗疟治疗、抗菌治疗、抗休克治疗、抗DIC治疗和抗多脏器衰竭治疗,实际上就是在患者发病过程中实施对症治疗,预防和控制继发性感染以及并发症。在抗病毒方面,虽然没有特效药,但是可以通过一些特殊药物,阻断病毒在患者体内的快速繁殖,以此降低对内脏器官的损害。 2.保平衡治疗:主要采取补液治疗方式,保持患者体内电解质和酸碱度平衡,维持其正常生命体征。
现在埃博拉病毒有解药吗
目前临床中并无治疗埃博拉病毒的特效药,针对感染者主要采取对症治疗和支持性治疗,治疗方针是“六抗一平衡”,即抗病毒治疗、抗疟治疗、抗菌治疗、抗休克治疗、抗DIC治疗、抗多脏器衰竭治疗以及保平衡治疗。保平衡治疗主要是给予患者补液治疗,以保持其体内水电解质和酸碱度平衡,维持体内内环境的平衡状态。
埃博拉病毒有什么症状
感染埃博拉病毒后,高热为其主要表现,部分患者可伴有消化系统不适、多脏器出血等症状。 当病毒通过皮肤粘膜或破损皮肤进入体内后,早期可出现局部淋巴结症状,体温问题会持续上升,并大于38.6℃,或出现严重头痛、肌肉疼痛、腹痛、腹泻等消化系统不适症状。 严重者会伴有多器官不明原因出血,如咳血、便血、尿血等,或在发病2周内因中风、心肌梗塞或低血容量休克等原因,导致患者死亡,此阶段死亡几率在50%左右。
埃博拉病毒如何传染
埃博拉病毒通过接触传染,比如接触感染者或感染动物的血液、分泌物、尸体等。 埃博拉病毒传播途径为接触传播,通过密切接触感染者或感染动物的血液、分泌物、器官和其他污染物体而导致感染。其主要传染源头为被感染的猴子、黑猩猩等灵长类动物。 感染埃博拉病毒后,临床表现为突然性发热、高热、头痛、咽喉疼痛等非特异性症状,中期可出现呕吐、腹泻、恶心等消化系统不适症状,或伴有皮疹、肝肾功能受损、内外出血等不适反应,埃博拉病毒病死率较高,且目前无任何特效治疗方法,需加强预防并做好隔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