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罗恩病是否需要手术取决于病情严重程度和并发症情况,多数患者无须手术,少数出现肠梗阻、穿孔或药物治疗无效时需手术干预。
克罗恩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肠病,主要累及消化道各部位。早期通过药物治疗如氨基水杨酸制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可有效控制症状。生物制剂如英夫利昔单抗注射液、阿达木单抗注射液等对中重度活动期患者效果显著。营养支持治疗如肠内营养粉剂能帮助改善营养不良状态。定期内镜监测和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评估病情进展。
当患者出现肠腔狭窄导致反复肠梗阻、肠穿孔引发腹膜炎、瘘管形成或大出血等并发症时,需考虑手术治疗。部分患者因长期病变导致肠道不可逆损伤,或对多种药物联合治疗无反应,也可能需要手术切除病变肠段。术后仍存在复发风险,需继续配合药物维持治疗。手术方式包括狭窄成形术、肠段切除术或临时造口术等,具体方案由消化外科医生根据病变范围决定。
克罗恩病患者应保持低渣、高蛋白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日常需记录腹痛、排便情况,定期复查炎症指标和肠镜。出现体重持续下降、发热或便血加重时及时就诊。术后患者更需注意营养补充,循序渐进恢复饮食,遵医嘱调整免疫抑制剂用量。心理疏导和加入患者互助组织有助于改善长期治疗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