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膜挛缩通常由假体植入后机体免疫反应、术后血肿或感染、假体材料特性、手术操作因素及个体体质差异等原因引起。包膜挛缩是乳房假体植入术后常见的并发症,表现为乳房变硬、形态异常或疼痛不适,严重时需手术干预。
假体作为异物植入体内后,机体可能产生免疫排斥反应,导致纤维组织增生形成包膜。若包膜过度收缩挤压假体,则引发挛缩。临床可表现为乳房触感变硬、假体移位。轻度挛缩可通过按摩缓解,中重度需手术松解包膜或更换假体。
术中止血不彻底或术后护理不当可能引发血肿,血液机化后刺激纤维组织增生。细菌感染同样会加剧炎症反应,加速包膜增厚挛缩。患者可能出现持续疼痛、局部发热。需及时引流血肿或抗感染治疗,必要时取出假体。
光面假体较毛面假体更易发生挛缩,因表面特性影响组织黏附程度。硅凝胶渗漏也可能刺激周围组织。临床表现为假体轮廓显形、手感僵硬。选择高黏度硅胶假体或采用聚氨酯涂层可降低风险。
术中过度剥离腔隙、假体放置层次过浅或术后加压不当,均可能影响组织愈合过程。患者早期可能出现乳房紧绷感。精细的钝性分离技术、选择胸大肌后间隙植入有助于减少发生率。
瘢痕体质者纤维细胞活性较高,更易形成厚韧包膜。部分患者对异物反应强烈,即使规范手术仍可能挛缩。表现为术后短期内乳房快速变硬。术前评估体质、术后早期服用抗纤维化药物可能改善预后。
预防包膜挛缩需从术前评估到术后护理全程干预。选择经验丰富的医生制定个性化手术方案,术后按医嘱穿戴压力胸衣、规范按摩,避免剧烈运动和外伤。定期复查乳腺超声监测假体状态,若出现持续疼痛、假体移位或硬度明显增加,应及时就医评估。日常注意补充维生素E等抗氧化营养素,控制吸烟等可能影响愈合的不良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