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补钙剂联合维生素D3、高钙饮食、适度运动、控制钠盐摄入、定期监测骨密度等方式补钙更健康。补钙需结合个体差异调整,避免过量补充导致血管钙化或结石风险。
碳酸钙D3片或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等钙剂适合胃肠功能正常的老年人,维生素D3可促进钙吸收。存在肾功能减退者需选用枸橼酸钙,避免加重肾脏负担。建议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剂量,同时通过血清钙和尿钙检测调整方案。
每日摄入300毫升牛奶或酸奶,搭配西蓝花、豆腐、芝麻酱等食物。乳糖不耐受者可选择低乳糖奶制品或发酵乳制品。避免与草酸高的菠菜同食影响吸收,烹饪时采用焯水处理减少草酸含量。
每周3次30分钟快走、太极拳等负重运动,增强骨骼机械应力刺激成骨细胞活性。卧床老人可进行抗阻训练,如弹力带锻炼下肢肌群。运动强度以不引发关节疼痛为宜,运动后及时补充含钙饮品。
每日食盐量不超过5克,高钠饮食会导致尿钙排泄增加。减少腌制食品、加工肉类摄入,烹饪时用香辛料替代部分盐分。合并高血压患者更需严格限盐,定期监测24小时尿钠排泄量。
每年进行双能X线骨密度检测,T值低于-2.5时需启动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监测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维持在30-50ng/ml,不足时增加维生素D补充。长期补钙者每半年检查尿钙肌酐比值,预防肾结石形成。
老年人补钙期间需保持每日晒太阳20分钟促进皮肤合成维生素D,避免与铁剂、甲状腺素等药物同服影响吸收。合并心脑血管疾病者补钙前需评估血管钙化风险,骨质疏松严重时需联合使用唑来膦酸注射液等抗骨吸收药物。日常注意防跌倒,居家环境安装扶手并保持地面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