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肾病患者、心力衰竭患者、肝硬化腹水患者以及部分甲状腺疾病患者不适宜吃盐。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过量摄入可能加重病情或引发并发症。
高血压患者摄入过多盐分会导致体内钠离子浓度升高,引起水钠潴留,血容量增加,进而导致血压进一步升高。长期高盐饮食可能加重血管壁损伤,增加心脑血管事件风险。高血压患者日常应选择低钠盐,避免腌制食品,每日盐摄入量控制在3-5克。
肾病患者肾脏排泄功能受损,无法有效排出体内多余钠离子。高盐饮食会加重肾脏负担,导致水肿、高血压等症状恶化。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等患者需严格限盐,必要时采用无盐饮食。同时需监测24小时尿钠排泄量调整饮食方案。
心力衰竭患者心脏泵血能力下降,钠潴留会加重体液潴留,导致肺淤血、下肢水肿等症状加重。严重时可诱发急性左心衰竭。心功能不全患者每日盐摄入量应控制在2-3克,同时需限制水分摄入,定期监测体重变化。
肝硬化患者门静脉高压导致钠水潴留,表现为腹水、下肢水肿。高盐饮食会加重腹水形成,增加利尿剂抵抗风险。此类患者需采用低盐饮食,每日钠摄入不超过2克。严重腹水时需配合利尿剂治疗,定期监测电解质平衡。
部分甲状腺疾病如桥本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代谢率降低,钠排泄减少。高盐饮食易导致水钠潴留,加重黏液性水肿。甲状腺癌术后需放射性碘治疗的患者,治疗期间也应限制盐摄入以避免影响治疗效果。
对于需要限盐的人群,建议使用香料、柠檬汁等天然调味品替代食盐,阅读食品标签避免隐形盐摄入,定期监测血压和水肿情况。烹饪时后放盐可减少用盐量,外出就餐时可要求少盐或单独准备调味料。保持规律运动有助于钠的代谢,但出汗后不宜大量补充含盐饮料。出现明显水肿、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