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病人饮食需注意适量补充优质蛋白、钙、维生素D等营养素,避免高盐高脂饮食。骨折恢复期可通过牛奶、鸡蛋、西蓝花、深海鱼、黑芝麻等食物促进骨骼修复,同时减少腌制食品、油炸食品、酒精摄入。
骨折愈合需要大量蛋白质参与骨痂形成,建议选择鸡蛋、瘦肉、鱼肉等易消化吸收的动物蛋白。植物蛋白如豆制品可与谷物搭配提高利用率,但肾功能不全者需控制豆类摄入量。每日总量控制在每公斤体重1-1.5克,分3-4餐均匀摄入。
牛奶、奶酪等乳制品含生物利用率高的乳钙,乳糖不耐受者可选择低乳糖奶粉或酸奶。小虾皮、黑芝麻等食物钙含量丰富但吸收率较低,建议配合维生素D食物同食。合并骨质疏松者每日钙摄入量可达1000-1200毫克。
鲑鱼、沙丁鱼等深海鱼富含维生素D,蛋黄和动物肝脏也是良好来源。阳光照射可促进皮肤合成维生素D,卧床患者每日可补充400-800国际单位制剂。维生素D能调节钙磷代谢,缺乏会导致骨矿化障碍。
全谷物、苹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可预防卧床导致的便秘。西蓝花、菠菜等深色蔬菜同时提供维生素K,有助于钙质沉积。但粗纤维食物需充分咀嚼,胃肠功能弱者应控制摄入量。
咸菜、火腿等高盐食品会加速钙流失,每天食盐摄入应低于5克。肥肉、奶油等饱和脂肪会抑制成骨细胞活性。浓茶咖啡含草酸影响钙吸收,酒精会干扰维生素D代谢,均应限制摄入。
骨折后1-2周宜选择粥类、蒸蛋等软食,随着恢复逐渐增加食材种类。长期卧床者需注意少食多餐,餐后适当抬高床头。合并糖尿病、肾病等基础疾病患者应遵医嘱调整饮食方案,定期监测血钙、尿钙等指标。恢复期可配合适度康复训练,但应避免过早负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