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鱼比河鱼没有土腥味主要与生长环境、水质条件和食物来源有关。海鱼生活在高盐度、低有机物的海水中,而河鱼多栖息于淡水环境,容易积累土腥味物质。
海鱼生活在盐度较高的海洋环境中,海水中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相对较少,分解有机物产生的土腥味前体物质如土臭素和甲基异莰醇含量较低。海洋水体流动性强,溶解氧充足,污染物不易积累,海鱼通过鳃部和皮肤代谢的废物能快速被稀释。海鱼多以浮游生物、小型甲壳类为食,食物链中土腥味物质富集程度低。部分海鱼体内含有天然呈味物质如氧化三甲胺,能掩盖腥味并产生鲜味。
河鱼生活的淡水环境中有机质含量较高,静水区域容易滋生蓝绿藻等微生物,这些微生物代谢会产生土臭素等致腥化合物。淡水水体流动性较差,底泥中的放线菌和藻类分解有机物时会释放甲基异莰醇,通过鱼体表渗透或食物链在肌肉中积累。河流沿岸农业化肥、生活污水排放会增加水体中氮磷含量,促进藻类爆发,进一步加重土腥味。部分河鱼为适应环境进化出特殊腥味腺体,如鲤鱼体表的粘液细胞会分泌腥味物质。
烹饪前可用盐水浸泡或柠檬汁腌制帮助去除残留腥味,高温油炸、香辛料焖烧等烹饪方式能有效分解土腥味物质。选择新鲜鱼体、彻底清除内脏和鳃部、快速低温保存都能减少土腥味产生。若对腥味敏感,建议优先选择金枪鱼、三文鱼等海鱼,或通过葱姜料酒等去腥调料处理河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