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提倡晒背主要因为阳光中的紫外线能促进皮肤合成维生素D,有助于钙吸收和骨骼健康,同时适度晒太阳对改善情绪、调节免疫也有一定帮助。
阳光中的紫外线B波段作用于皮肤时,可将7-脱氢胆固醇转化为维生素D3前体,经肝肾代谢后形成活性维生素D。这种维生素能促进肠道对钙磷的吸收,维持血钙平衡,预防佝偻病和骨质疏松。对于长期室内工作、缺乏户外活动的人群,规律晒背可弥补维生素D不足。建议选择紫外线强度较弱的时段,如上午9-10点或下午4-5点,每次15-30分钟即可满足需求。
部分皮肤敏感或患有光敏性疾病者需谨慎晒背。系统性红斑狼疮、日光性皮炎等疾病患者接触紫外线可能诱发皮疹加重,白癜风患者暴晒可能导致白斑扩散。这类人群应避免直接日晒,必要时通过衣物遮盖或使用物理防晒剂。正在服用磺胺类、四环素类等光敏性药物者,晒太阳可能引发皮肤过敏反应。
晒背时需注意避免强烈阳光直射,夏季正午时段紫外线指数过高易导致晒伤。建议穿着透气棉质衣物遮挡敏感部位,裸露背部皮肤时可涂抹广谱防晒霜。晒后若出现皮肤发红、灼痛或脱皮,应立即冷敷处理并停止日晒。合并高血压、心脏病等慢性病患者,高温环境下晒太阳可能诱发不适,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晒太阳时间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