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微腐烂的大白菜通常不建议食用。大白菜腐烂后可能滋生霉菌或细菌,即使局部腐烂也可能存在肉眼不可见的污染风险。
大白菜在储存过程中因水分流失或碰撞可能导致局部叶片发黄、变软,这类轻微物理损伤若未出现霉斑或异味,切除受损部分后剩余部分可安全食用。但若腐烂部位出现黑色斑点、黏液或酸腐气味,表明已受霉菌或细菌污染,霉菌毒素可能扩散至整颗白菜,高温烹饪也无法完全破坏毒素,食用后可能引发恶心、呕吐或腹泻等胃肠不适症状。尤其对霉菌敏感的人群可能出现过敏反应。
部分家庭习惯切除腐烂部分后继续食用看似完好的菜叶,但黄曲霉等产毒霉菌的菌丝可能已渗透至未变色区域。实验显示距离霉变部位一定距离的菜叶仍可检出霉菌毒素,长期摄入低剂量霉菌毒素可能增加肝脏损伤风险。孕妇、儿童等免疫力较低人群更应避免食用任何腐烂蔬菜。
储存大白菜时应保持干燥通风,避免挤压损伤。购买时选择叶片紧实、无机械伤的鲜品,冷藏保存不宜超过一定时间。若发现腐烂迹象,建议整颗丢弃。出现食用腐烂蔬菜后的不适症状需及时就医,必要时进行抗感染或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