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牛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部分重金属的吸收,但无法完全阻止。牛奶中的钙、蛋白质等成分可能通过竞争结合或形成不溶性复合物降低铅、镉等重金属的肠道吸收率,但对汞、砷等效果有限。
牛奶中的钙离子可与铅、镉等二价重金属离子竞争肠道吸收通道,减少其进入血液的概率。酪蛋白等蛋白质也能与部分重金属结合形成难以吸收的大分子复合物。这种作用在摄入受污染食物后立即饮用牛奶时更为明显,但需要达到一定剂量才能发挥效果。对于铅污染风险较高的儿童或职业暴露人群,适量饮用牛奶可作为辅助防护手段。
牛奶对汞、砷等以有机形态存在的重金属作用较弱,这些重金属主要通过其他途径吸收。有机汞甚至可能因牛奶脂肪促进胆汁分泌而增加吸收率。长期接触重金属污染环境时,仅依赖牛奶无法提供足够保护,仍需避免摄入污染源。严重重金属中毒患者需使用依地酸钙钠注射液等专业螯合剂治疗,牛奶不能替代医学干预。
日常饮食中可适量增加牛奶、酸奶等乳制品摄入,同时搭配富含果胶的苹果、富含硫化合物的西蓝花等食物,多途径减少重金属吸收。接触重金属污染环境后出现头痛、腹痛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通过血铅检测等明确体内蓄积情况,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