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每天饮食应注重均衡搭配,主要包括优质蛋白、适量主食、丰富蔬果、低脂乳制品及少量坚果。饮食搭配需考虑营养密度、消化吸收能力及慢性病管理,遵循少食多餐、清淡易消化原则。
每日需摄入鱼虾、禽肉、豆制品等优质蛋白,提供必需氨基酸且减少饱和脂肪。鱼肉富含Omega-3脂肪酸,可每周安排3-4次;豆腐、豆浆等植物蛋白适合合并高尿酸者。烹调以蒸煮为主,避免油炸或腌制。
选择全谷物、薯类等低升糖指数主食,每餐约1-1.5拳头量。燕麦、糙米保留更多B族维生素和膳食纤维,有助于控糖通便。合并糖尿病患者可用山药、南瓜部分替代精米白面。
深色蔬菜占每日蔬菜量一半以上,如菠菜、胡萝卜等,提供维生素A、钾等营养素。水果选择低糖品种如草莓、苹果,每日200-300克分次食用。咀嚼困难者可制作蔬果泥或鲜榨汁(不滤渣)。
牛奶、酸奶每日300毫升左右,补充钙和维生素D。乳糖不耐受者可选无乳糖奶或发酵酸奶,骨质疏松患者可增加至500毫升。避免睡前空腹饮用以防反流。
核桃、杏仁等每日10-15克,提供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E。建议碾碎后加入粥品或拌菜,防止呛噎。高脂血症患者需严格控制在10克以内。
老年人饮食需根据个体情况调整,合并高血压者应限盐至每日5克以下,肾功能不全者需控制蛋白总量。建议每日分5-6餐进食,正餐七分饱,两餐间补充无糖酸奶或水果。定期监测体重及营养指标,吞咽障碍者需将食物加工为软烂质地。注意餐后适度活动促进消化,避免立即平卧。长期食欲不振或体重下降超过5%应及时就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