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伤风针是为了预防破伤风梭菌感染。破伤风梭菌产生的毒素会攻击神经系统,导致肌肉痉挛、呼吸困难甚至死亡。皮肤伤口被土壤、铁锈污染或动物咬伤后,建议及时接种破伤风抗毒素或疫苗。
破伤风梭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尤其是土壤、粪便和灰尘中。当人体皮肤出现较深的伤口,特别是被污染的锐器刺伤时,破伤风梭菌可能通过伤口进入体内。这种细菌在缺氧环境下繁殖并产生强烈的神经毒素,毒素会阻断抑制性神经递质释放,导致全身肌肉强直性痉挛。典型症状包括牙关紧闭、苦笑面容、角弓反张等,严重时可因呼吸肌麻痹致死。
破伤风抗毒素能中和游离毒素但无法消除已结合的毒素,因此预防性接种尤为重要。我国常规免疫程序包含百白破疫苗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但外伤后仍需评估免疫史决定是否需要补种。对于污染严重或超过24小时的伤口,除注射抗毒素外还需配合清创和使用甲硝唑片等抗生素。免疫缺陷患者、老年人及未完成基础免疫者属于高危人群,更需重视预防接种。
保持伤口清洁干燥是预防感染的关键步骤。受伤后应立即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避免使用泥土、烟灰等不洁物品止血。日常劳作建议穿戴防护手套,处理生锈工具或园艺作业后及时消毒。若出现伤口红肿疼痛伴发热、肌肉僵硬等症状,须立即就医排查破伤风可能。完成全程疫苗接种可提供长达10年的保护效力,定期加强免疫能维持有效抗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