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猫抓伤后可通过冲洗消毒、包扎保护、观察症状、接种疫苗、预防感染等方式处理伤口。猫抓伤可能由动物抓咬、细菌感染、免疫低下、伤口污染、未及时处理等原因引起。
被猫抓伤后应立即用流动清水和肥皂交替冲洗伤口15分钟,有助于减少伤口表面的细菌和病毒。冲洗后使用碘伏或酒精对伤口进行消毒,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双氧水。若伤口较深或出血,冲洗时需适当加压止血。
清洁消毒后的伤口可用无菌纱布或创可贴覆盖,保持伤口干燥清洁。避免使用棉花等易粘连的材料直接接触伤口。若伤口较小且表浅,可暴露在空气中促进愈合,但需防止二次污染。
猫抓伤后需密切观察伤口及全身状况,若出现红肿热痛、化脓、发热、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可能与猫抓病、破伤风或细菌感染有关。儿童或免疫低下者更需警惕,出现异常应及时就医。
若猫未接种狂犬疫苗或无法确认其免疫状态,受伤者需在24小时内接种狂犬病疫苗。伤口较深或位于头面部时,可能需同时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破伤风疫苗若超过5年未加强也应补种。
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呋辛酯片或克林霉素胶囊可降低细菌感染风险,但需遵医嘱。避免抓挠伤口,保持周围皮肤清洁。与猫接触后需彻底洗手,减少再次受伤概率。
被猫抓伤后应避免剧烈运动导致伤口裂开,饮食上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和优质蛋白的食物如西蓝花、鸡蛋等促进愈合。定期检查伤口愈合情况,若出现持续疼痛、渗液或发热,须及时至外科或感染科就诊。家养宠物需定期驱虫接种疫苗,修剪指甲以减少抓伤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