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权威问答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教师如何面对受灾的学前儿童?
病情描述:
我是幼儿老师,我应该如何帮助受灾的学前儿童?
医生回答专区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 徐欣 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教师面对受灾的学前儿童需通过情绪安抚、建立安全感、心理疏导、游戏干预和家校协作等方式提供支持。受灾儿童可能因创伤出现焦虑、退缩或行为异常,需结合儿童心理发展规律进行针对性干预。

    1、情绪安抚

    教师应以温和的语言和肢体接触(如拥抱)缓解儿童紧张情绪,避免追问灾难细节。可通过绘画、讲故事等非语言方式让儿童表达感受,观察其情绪变化。对哭泣或沉默的儿童保持耐心,不强迫交流。

    2、建立安全感

    尽快恢复日常生活规律,提供整洁有序的环境和熟悉的玩具。通过重复的日程安排(如固定用餐、午睡时间)增强可控感,避免频繁更换照料者。可设置"安全角"供儿童随时躲避压力。

    3、心理疏导

    采用沙盘治疗、角色扮演等游戏疗法帮助儿童重构灾难认知。对出现夜惊、尿床等应激反应的儿童,可通过绘本《地震来了我不怕》等工具进行脱敏训练。持续1个月未改善需转介心理医生。

    4、游戏干预

    组织团体合作游戏如搭积木重建家园,促进同伴支持。艺术活动中使用橡皮泥、拼贴等材料象征性处理创伤记忆,避免直接使用灾难相关道具。运动游戏有助于释放压力荷尔蒙

    5、家校协作

    向家长发放《灾后儿童心理反应指南》,指导避免过度保护或情绪转移。定期沟通儿童在校表现,协调一致的应对方式。对家庭严重受损的儿童,协助联系社工或慈善机构提供物资援助。

    教师需注意自身情绪管理,避免将焦虑传递给儿童。日常可带领儿童进行深呼吸、正念练习等放松训练,逐步增加户外活动时间。饮食上保证充足优质蛋白维生素B族摄入,避免高糖零食。持续观察6个月内儿童行为变化,对出现攻击性、退行性表现的个体及时启动专业心理干预。班级内可长期开展感恩日记、助人活动等正向心理建设。

相关文章
长期神经衰弱该怎么办
长期神经衰弱属于一种神经症,当长期神经衰弱的时候,患者们也不要太过于着急和紧张,以免自己的病情加重。这时候首先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让自己乐观开朗一些,还要对自己的饮食进行调节,最后要注意劳逸结合,这样对长期神经性衰弱的调理和治疗都是非常有效果的。
神经衰弱表现
精神不足、情绪容易激动、注意力不集中、失眠、多梦、头痛等,都是神经衰弱患者常见的表现。这些症状,大多是由于患者自身精神过度紧张引起的,对患者的生活造成很大影响,应积极调理和治疗。
神经衰弱怎么治
神经衰弱这种不良症状的治疗,首先要学会自我减压,要自我进行心理疏导;其次,要学会自我催眠,想办法让自己可以安然入睡;再者,需要长期坚持体育锻炼,通过提高身体免疫力来缓解神经衰弱;最后,还可以尝试一些中医中药治疗。
什么食物对神经好
有不少的食物对于人体的神经都有好处,能有效改善神经衰弱症状,常见的食物有香蕉、红枣、桂圆、苹果、核桃等等,具有放松人体的效果,可有效减轻个人压力,维护人体神经,缓解失眠以及健忘等症状。
白天想睡晚上睡不着怎么回事
白天想睡晚上睡不着,可能是生物钟紊乱、睡眠质量差、植物神经紊乱、神经衰弱等原因引起的。 1.生物钟紊乱:晚上熬夜,早晨不起,导致神魂颠倒及生物钟紊乱,可出现白天犯困,晚上睡不着的情况。 2.睡眠质量差:睡眠时间短或睡眠质量差,大脑无法得到充分的休息,常有白天犯困、萎靡不振、晚上睡不着等表现。 3.植物神经紊乱:精神压力过大、精神受到刺激、抽烟喝酒、内分泌紊乱、患焦虑症、抑郁症等,都可导致植物神经紊乱,患者有晚上难以入睡,白天因睡眠不足发困、打哈欠等表现。 4.神经衰弱:精神容易兴奋、大脑易疲劳、常有情绪异常表现。患者晚上失眠、睡不着、白天头脑昏昏沉沉、不清醒总想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