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性与身体疾病的关系主要涉及中医理论中的外风侵袭与内风扰动,可能引发感冒、风湿性关节炎、面瘫、中风、癫痫等疾病。风邪致病具有发病急、变化快、游走不定等特点,需结合具体病症辨证施治。
外风多从皮毛或口鼻侵入人体,常与寒、热、湿等邪气结合致病。风寒感冒可见鼻塞流清涕、头痛恶寒,风热感冒则表现为咽喉肿痛、发热口渴。风湿侵袭关节可导致风湿性关节炎,出现关节红肿热痛、屈伸不利。防风通圣丸、九味羌活丸等中成药可用于发散风邪,针灸风池、合谷等穴位也有助缓解症状。
肝阳上亢或阴虚风动可引发内风,常见眩晕、肢体震颤等症状。高血压患者突发中风属于肝风挟痰瘀上扰清窍,表现为口眼歪斜、半身不遂。天麻钩藤颗粒、镇肝熄风汤等可平肝息风,严重者需及时进行溶栓或取栓治疗。长期情绪抑郁也可能导致肝郁化风,出现胁肋胀痛、失眠多梦等症。
慢性贫血或失血患者可能出现皮肤干燥瘙痒、肌肉瞤动等血虚风燥表现。产后血虚易见手足搐搦,更年期女性常见皮肤蚁走感。当归补血汤、四物合剂等可养血息风,配合阿胶、黑芝麻等食疗。糖尿病患者末梢神经病变引发的肢体麻木也属血虚风动范畴,需控制血糖基础上营养神经。
高热惊厥多见于儿童,因体温超过39℃时脑细胞异常放电引发抽搐,需立即物理降温并使用羚羊角粉、紫雪散等凉肝息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也会出现颈项强直、角弓反张等热盛动风证候,需及时抗感染治疗。长期熬夜、过食辛辣可能导致阴虚风动型偏头痛。
帕金森病的静止性震颤、肌强直属于风痰阻络证,可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脑梗死后遗症的肢体拘挛与瘀血生风有关,需配合活血化瘀治疗。梅尼埃病发作性眩晕伴耳鸣是痰饮上犯引动肝风,泽泻汤合温胆汤可化痰息风。癫痫大发作的四肢抽搐属风痰闭窍,需长期服用抗癫痫药物控制。
预防风邪致病需注意适时增减衣物避免外感,保持情绪舒畅以防肝郁化风,均衡饮食避免血虚或痰湿体质。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应规律监测指标,出现肢体麻木、头晕等风动先兆时及时就医。适度练习八段锦、太极拳等导引术可调和气血,减少风证发作概率。日常可食用黑豆、桑叶等具有祛风功效的食材,但急性发作期仍需以规范治疗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