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猫抓伤后是否需要注射狂犬疫苗需结合伤口暴露等级和猫的免疫情况判断。若皮肤未破损或仅有轻微表皮划痕且猫已接种疫苗,通常无须注射;若伤口较深、出血或猫免疫状态不明,则建议立即接种疫苗并联合免疫球蛋白处理。
猫抓伤后暴露等级分为三级。一级暴露指完整皮肤接触动物唾液或轻微表皮划痕无出血,仅需彻底清洗伤口。二级暴露为轻微抓伤或咬伤伴表皮破损但无出血,需立即清洗消毒并接种狂犬疫苗。三级暴露包括穿透性伤口、黏膜接触或头面部受伤,除接种疫苗外还需注射免疫球蛋白。狂犬病病毒通过破损皮肤或黏膜侵入神经,潜伏期通常1-3个月,发病后死亡率接近100%。即使家养猫已接种疫苗,若其近期接触过其他动物或出现异常行为,仍建议按暴露后预防处置。
狂犬疫苗需在24小时内接种首剂,后续按0、3、7、14、28天程序完成5针接种。伤口处理应使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交替冲洗15分钟,再用碘伏消毒。疫苗接种期间避免剧烈运动、饮酒及使用免疫抑制剂。若猫在10日观察期内未死亡或出现神经症状,可考虑终止后续疫苗接种。孕妇、婴幼儿及免疫缺陷者被可疑动物抓伤后均需按标准流程处置。
狂犬病暴露后预防需全程规范接种疫苗,不可存侥幸心理。即使家猫定期免疫,野外被流浪猫抓伤仍建议完整接种。日常避免逗弄陌生动物,教育儿童不要随意触碰野生动物。若被咬伤后出现恐水、畏光等症状,立即就医并告知暴露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