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权威问答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得了梅毒有哪些症状?
病情描述:
我以前找过小姐,害怕得梅毒,得了梅毒有哪些症状?
医生回答专区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 朱笋 副主任医师 淮北市人民医院

    梅毒的症状可分为一期、二期、三期和潜伏期表现,典型症状包括硬下疳、皮疹、全身淋巴结肿大等。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也可通过母婴传播或血液传播。

    1、一期梅毒

    一期梅毒主要表现为硬下疳,通常在感染后2-4周出现。硬下疳多发生在生殖器部位,也可出现在口腔、肛门等部位。硬下疳为无痛性溃疡,边界清晰,基底较硬,表面有少量浆液性分泌物。硬下疳可自行消退,但梅毒螺旋体仍在体内繁殖。

    2、二期梅毒

    二期梅毒通常在感染后6-8周出现,表现为全身性皮疹。皮疹可呈玫瑰疹、斑丘疹或脓疱疹,多分布在躯干、手掌和足底。患者还可出现发热、头痛、咽痛、全身不适等流感样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扁平湿疣、黏膜斑和全身淋巴结肿大。

    3、三期梅毒

    三期梅毒可在感染后数年甚至数十年出现,可累及多个系统。皮肤可出现树胶肿,表现为无痛性皮下结节,破溃后形成溃疡。心血管系统可发生主动脉炎、主动脉瘤等。神经系统可表现为麻痹性痴呆、脊髓痨等。三期梅毒可导致不可逆的器官损害。

    4、潜伏梅毒

    潜伏梅毒是指梅毒血清学试验阳性但无临床症状的阶段。早期潜伏梅毒指感染后1年内,仍有传染性;晚期潜伏梅毒指感染1年后,传染性较低。潜伏梅毒可终身无症状,也可进展为三期梅毒。

    5、先天梅毒

    先天梅毒是梅毒螺旋体通过胎盘感染胎儿所致。早期先天梅毒表现为肝脾肿大、皮疹、鼻炎、骨软骨炎等。晚期先天梅毒可出现哈钦森三联征、马鞍鼻、军刀胫等特征性表现。先天梅毒可导致流产、死产或新生儿死亡。

    梅毒患者应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不安全性行为,定期复查血清学指标。治疗期间应避免饮酒,注意休息,加强营养。性伴侣应同时接受检查和治疗。梅毒患者应遵医嘱完成全程治疗,定期随访,防止复发和传播。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与他人共用个人物品。

相关文章
什么原因引起的埃博拉病毒
与带有埃博拉病毒的野生动物接触,是引起人类感染埃博拉病毒的原因。但关于埃博拉病毒的具体来历尚无定论,目前怀疑与蝙蝠有关。 埃博拉病毒于1976年在刚果北部的埃博拉河沿岸被发现,当时有50多个村子的村民感染。根据现有研究发现,人类感染埃博拉病毒的原因,与接触非洲雨林中死亡的猴子和猩猩等野生动物有关。但也有相关实验证实,人类和猴子、猩猩均为该病毒的受害者,而蝙蝠才是埃博拉病毒的源头,因为蝙蝠感染博拉病毒后不会死亡。
埃博拉和新型冠状病毒哪个严重
埃博拉比新冠更严重一些。埃博拉病毒是现有病毒中,最为凶险的一种病毒,生物安全等级为四级,致死率极高;而新冠病毒虽然传播率高,但是致死率偏低,其生物安全等级为三级。 埃博拉病毒致死率高,感染埃博拉病毒后,患者病情发展会十分迅速,可引起多个内脏器官出血,病程一周左右,其死亡率达50%-90%。新冠病毒的症状往往不会十分明显,部分患者甚至是无症状,病程两周左右,大部分患者症状相对较轻,重症者可出现呼吸衰竭,死亡率在2%-3%。
埃博拉和新冠哪个传染性强
埃博拉和新冠相比,新冠的传染性更强一些。新冠病毒的传染方式比较多,甚至可以通过飞沫传播;而埃博拉病毒的传染方式相对比较单一,主要是接触传播。 虽然埃博拉病毒属于烈性传染病病毒,但其传染方式主要是接触传播。另外,性交、哺乳或生食受病毒感染的野生动物,也可能导致感染。 新冠病毒属于多途径传播,可通过飞沫传播、接触传播、气溶胶传播、粪口传播、母婴垂直传播以及性接触传播,基本上具备了常见疾病的所有传播途径。
埃博拉病毒出现的原因
埃博拉病毒出现的原因暂不明确,但可以确定的是,人类感染埃博拉病毒与接触死亡的猴子、黑猩猩等野生动物有关。通过相关考证和研究发现,蝙蝠可能是埃博拉病毒的自然宿主。一些动物被蝙蝠咬伤后感染了该病毒,并发生死亡,随后人类接触了这些死亡的动物,发生了感染。
埃博拉出现的原因
埃博拉病毒早期在动物体中发现,为RNA丝状病毒,其致死风险较高。可通过接触传播,病发症状包括高热、消化系统不适和多器官衰竭等症状。 埃博拉属于丝状病毒,是较为罕见的RNA病毒,又被称为伊波拉病毒,最早在动物体内发现。它是能够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发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病毒,致死率较高,在50%-90%之间,主要致死诱因为中风、心肌梗塞、多发性器官衰竭、低血容量休克等。 埃博拉病毒属于人畜共同病毒,主要通过接触传播,如接触感染者或动物的体液、粘膜、器官、皮肤等部位均可能造成感染。感染后2-5天可出现高热症状,伴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多器官衰竭、肝肾功能损伤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