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水果长虫或有虫眼一般可以吃,但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若虫害轻微且未腐烂变质,彻底清洗或去除虫蛀部分后通常可食用;若虫害严重或伴随霉变,则不建议食用。
蔬菜水果表面出现虫眼或内部有少量虫体,多因种植过程中未使用过量农药,虫蛀部分可通过切除或浸泡去除。这类农产品往往农药残留较低,食用前用流水冲洗15-20秒,辅以软毛刷清洁表面,对苹果、梨等带皮水果可去皮处理。叶类蔬菜建议逐片掰开冲洗,西兰花等复杂结构可先用淡盐水浸泡10分钟。虫蛀部位周边1-3厘米组织建议一并切除,避免残留虫卵或分泌物。
当虫蛀范围超过果实三分之一,或伴有褐色软腐、发酵异味时,可能已滋生霉菌或细菌。霉变部位产生的展青霉素等毒素可能扩散至整个果实,高温烹煮也无法完全分解。杨梅、草莓等浆果类虫蛀后易腐败,桃李等核果虫道可能深达果核。发现果实内部有密集黑色虫粪或网状蛀道,或切开后果肉呈半透明水渍状,应整颗丢弃。部分害虫如实蝇幼虫可能携带致病菌,免疫力低下人群食用后可能引发胃肠炎。
日常选购时可观察果蒂是否新鲜、表皮有无针尖状产卵孔,储存时冷藏可延缓虫卵孵化。有机种植的农产品虫蛀概率较高,但农药风险较低,建议优先选择有虫眼但无霉变的当季本地产品。若误食虫体一般不会致病,但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