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痢疾的病因主要有志贺菌感染、不洁饮食、免疫力低下、接触传播等因素引起。
志贺菌是细菌性痢疾的主要致病菌,通过污染的食物或水进入人体后可侵袭结肠黏膜,导致炎症反应。治疗需使用抗生素如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头孢曲松等。
食用被志贺菌污染的食物或饮用水是常见传播途径,尤其生冷食品风险较高。注意饮食卫生可预防,发病后可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
儿童、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免疫力较差,更易感染志贺菌。治疗需加强营养支持,必要时静脉补液,可使用蒙脱石散缓解腹泻症状。
与患者密切接触或接触被污染的物品可能导致传播,多见于家庭或集体场所。需隔离治疗,对密切接触者可预防性服用复方新诺明。
预防细菌性痢疾需注意饮食卫生,饭前便后洗手,避免与患者共用餐具,出现腹泻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