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污染的产生时间主要集中在工业革命后,现代空气污染主要与化石燃料燃烧、工业排放、交通尾气等人为活动相关,自然因素如火山喷发、沙尘暴等也会导致短期污染加剧。
工业革命前的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影响较小,污染主要源于自然现象。18世纪后期开始,煤炭大规模使用导致二氧化硫和颗粒物浓度上升,19世纪城市化进程中家庭燃煤和工厂排放进一步恶化空气质量。20世纪汽车普及使氮氧化物成为主要污染物,二次世界大战后石化工业发展带来挥发性有机物污染。1970年代后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加快,全球性空气污染问题凸显,季节性雾霾在冬季采暖期和夏季光化学反应活跃期表现尤为明显。
现代空气污染呈现复合型特征,一次污染物排放后经大气化学反应形成二次污染。每日污染高峰通常出现在早晚上下班交通高峰期,冬季逆温天气会使污染物在近地面持续累积。建筑施工扬尘多在白天作业时段产生,农业焚烧集中在春秋耕作季节。跨国界污染传输使得部分地区空气质量受周边区域影响明显,沙尘天气过程往往持续数天。
建议关注实时空气质量监测数据,污染时段减少户外活动,室内使用空气净化设备。合理规划出行路线避开交通拥堵路段,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减少尾气排放。敏感人群在重污染天气应做好防护措施,佩戴符合标准的防护口罩。长期暴露于污染环境可能导致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疾病,需定期进行健康体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