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氡对人体有害,长期接触可能增加肺癌风险。氡是一种天然放射性气体,主要来源于土壤、岩石和建筑材料中的铀衰变,在密闭空间累积后可能达到有害浓度。
氡无色无味,通过呼吸进入人体后,其衰变产生的放射性粒子会沉积在肺部并释放辐射,损伤肺组织细胞DNA。这种损害具有累积效应,暴露时间越长、浓度越高,风险越大。世界卫生组织将氡列为仅次于吸烟的肺癌第二大诱因,尤其对吸烟者危害叠加。普通住宅中氡浓度通常较低,但地下室、矿工工作区等通风不良场所可能超标。我国部分高本底地区如云贵高原、华南花岗岩地带需特别警惕。
新建房屋可通过铺设防氡地基膜、密封地面裂缝等工程措施预防。已入住房屋应定期开窗通风,优先改善地下室通风条件,必要时使用活性炭吸附或专业除氡设备。装修时选择低放射性建材,避免使用大量花岗岩等天然石材。建议高风险区域居民进行室内氡浓度检测,若超过100贝可/立方米需采取干预措施。
保持室内外空气流通是减少氡暴露的关键,每天开窗通风30分钟以上可有效降低浓度。吸烟者更需注意环境氡防护,因两者协同作用会显著提升肺癌概率。孕妇、儿童等敏感人群应避免长时间停留于地下室等高风险区域。若出现长期咳嗽、胸痛等呼吸道症状且无法缓解,建议就医排查并告知医生氡接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