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后心理援助通常分为紧急救援期、灾后初期、中期恢复期和长期重建期四个阶段。
紧急救援期通常在地震发生后72小时内,重点是对受灾群众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帮助缓解急性应激反应。灾后初期为地震后1个月内,主要针对创伤后应激障碍进行筛查和干预,提供心理支持。中期恢复期持续到灾后6个月左右,重点帮助受灾群众适应灾后环境,处理哀伤情绪。长期重建期可能持续数年,需要持续关注受灾群众的心理健康,预防创伤后应激障碍的长期影响。
地震后心理援助需要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采取针对性措施。紧急救援期要快速识别高危人群,提供心理急救。灾后初期要建立心理援助网络,开展团体辅导。中期恢复期要关注特殊人群如儿童、老人的心理需求。长期重建期要融入社区重建工作,建立长效机制。心理援助工作者需要接受专业培训,掌握创伤心理学知识,避免二次伤害。受灾群众也要学会自我调节,保持规律作息,与家人朋友保持联系,逐步恢复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