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情障碍是一种以情感识别、描述及表达困难为核心特征的心理障碍,常伴随躯体症状化反应和人际关系问题。主要有情感识别缺陷、语言表达障碍、想象力受限、躯体化倾向、社交功能受损等表现。
患者难以准确辨识自身或他人的情绪状态,无法区分愤怒、悲伤等基本情绪,可能将生理唤醒错误归因于躯体不适。这种缺陷与大脑岛叶、前扣带回等情绪处理区域功能异常有关,常导致情绪调节失调。
患者缺乏描述情感所需的词汇储备,表达时多使用笼统词汇如"不舒服",难以具象化情绪体验。研究发现其大脑布洛卡区与边缘系统连接减弱,影响情绪语言转化能力。
患者幻想能力和象征性思维显著下降,梦境内容贫乏且缺乏情感元素。这与右脑半球功能抑制有关,导致无法通过想象性活动缓解情绪压力。
情绪问题常转化为头痛、胃肠不适等躯体症状,患者更倾向寻求内科治疗而非心理干预。可能源于情绪-自主神经调节通路异常,使情绪刺激引发过度生理反应。
因无法理解他人情绪线索,患者人际关系常显刻板,亲密关系建立困难。伴随述情障碍的社交认知缺陷,与镜像神经元系统功能异常存在关联。
建议通过情绪日记训练提升情感觉察能力,参与艺术治疗发展象征性表达,配合认知行为疗法改善情绪-躯体反应模式。日常可进行面部表情识别练习,逐步建立情绪词汇库,避免过度关注躯体症状。若影响社会功能,需寻求专业心理评估与系统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