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补充益生菌的情况主要有肠道菌群失调、使用抗生素后、胃肠功能紊乱、免疫力低下、腹泻或便秘等。益生菌有助于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改善消化吸收功能。
肠道菌群失调可能导致腹胀、消化不良等症状。长期饮食不规律、高脂高糖饮食或压力过大可能破坏肠道菌群平衡。此时补充双歧杆菌、乳酸菌等益生菌有助于恢复肠道微生态。建议选择含有活菌的酸奶或益生菌制剂,但需注意避免与高温食物同服。
抗生素在杀灭致病菌的同时也会破坏肠道有益菌群。使用广谱抗生素后可能出现腹泻、食欲不振等不良反应。在医生指导下补充布拉氏酵母菌散、酪酸梭菌活菌散等益生菌制剂,可以帮助减少抗生素相关腹泻,建议与抗生素间隔2小时服用。
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等胃肠功能紊乱疾病常伴有肠道菌群异常。补充嗜酸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等特定菌株可能缓解腹痛、腹胀等症状。这类患者可尝试含有益生菌的发酵食品,如泡菜、康普茶等,但需注意食品卫生。
肠道是人体重要免疫器官,益生菌能刺激肠道免疫系统。老年人、术后患者等免疫力低下人群适当补充益生菌可能增强抵抗力。选择含有乳双歧杆菌、长双歧杆菌的制剂更为适宜,但免疫功能严重受损者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急性腹泻时补充益生菌可缩短病程,慢性便秘患者使用益生菌可能改善排便频率。对于轮状病毒性腹泻,布拉氏酵母菌散有一定辅助治疗效果。便秘患者可选择含有长双歧杆菌的制剂,同时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效果更佳。
补充益生菌需根据个体情况选择合适菌株和剂量,不建议长期大量服用。日常可通过酸奶、豆豉等发酵食品获取益生菌,出现严重胃肠症状时应及时就医。保持规律作息、均衡饮食和适度运动对维持肠道健康同样重要,益生菌不能替代药物治疗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