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作为常见主食,主要缺点是升糖指数较高、蛋白质生物利用度较低、过量食用可能影响矿物质吸收、部分人群存在过敏风险。
小米碳水化合物含量超过70%,煮熟后升糖指数达65以上,血糖波动较大人群需控制摄入量,建议搭配优质蛋白和膳食纤维食用。
小米蛋白质缺乏赖氨酸,生物价值仅为60左右,长期单一食用可能导致蛋白质营养不良,应与豆类等互补蛋白同食。
小米含较多植酸和单宁酸,会与钙铁锌等矿物质结合形成难溶物,胃肠功能较弱者可能出现腹胀,浸泡发酵可降低影响。
少数人对小米醇溶蛋白过敏,表现为皮肤瘙痒或腹泻,麸质敏感人群需谨慎尝试,首次食用建议少量测试。
建议将小米与杂豆类混合煮粥,采用发芽或发酵工艺提升营养价值,胃肠敏感者每日摄入量控制在100克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