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吃鸡蛋可能增加沙门氏菌感染风险,并影响蛋白质吸收。鸡蛋未经加热时可能携带致病微生物,且生蛋清中的抗胰蛋白酶会阻碍消化。
生鸡蛋外壳和内容物可能携带沙门氏菌,该菌可导致急性胃肠炎,表现为腹痛、腹泻、发热等症状。儿童、孕妇及免疫力低下者感染后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建议购买正规渠道的清洁蛋品,烹饪时确保蛋黄和蛋白完全凝固。
生蛋清中含有抗生物素蛋白,会与肠道中的生物素结合,长期大量食用可能影响这种B族维生素的吸收,导致皮肤炎症、脱发等问题。加热可破坏抗生物素蛋白结构,煮沸5分钟以上即可消除影响。
生鸡蛋的蛋白质消化吸收率仅为50%左右,远低于煮熟后的90%。其中抗胰蛋白酶会抑制胰蛋白酶活性,干扰蛋白质分解。加热至70℃以上可灭活该物质,使蛋白质更易被人体利用。
生鸡蛋脂肪包裹的维生素A、D、E等脂溶性维生素需经加热破坏脂肪结构后才能充分释放。长期生食可能影响这些维生素的利用率,尤其对生长发育期儿童影响更显著。
生鸡蛋中的卵类粘蛋白等过敏原活性较强,过敏体质者食用后可能出现荨麻疹、呼吸道水肿等反应。加热可改变过敏原蛋白结构,降低致敏性。已确诊鸡蛋过敏者应完全避免生食。
建议将鸡蛋加热至蛋黄和蛋白完全凝固后食用,可选用水煮蛋、煎蛋等烹饪方式。处理生鸡蛋后需彻底清洁双手及厨具,避免交叉污染。老年人、婴幼儿及免疫功能受损者更应杜绝生食鸡蛋,若出现持续腹泻或过敏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