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患有慢性支气管炎通常表现为咳嗽、咳痰、气短、喘息和胸闷等症状。慢性支气管炎是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可能与长期吸烟、空气污染、反复呼吸道感染等因素有关。
咳嗽是慢性支气管炎最常见的症状,初期多为晨间咳嗽,随着病情发展可转为全天性咳嗽。咳嗽多为阵发性,遇冷空气、烟雾或粉尘刺激时加重。咳嗽可能与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分泌物增多有关。患者可遵医嘱使用氢溴酸右美沙芬片、复方甘草片、枸橼酸喷托维林片等药物缓解症状。
咳痰是慢性支气管炎的典型表现,痰液多为白色黏液或浆液性泡沫痰,清晨排痰较多。合并感染时痰量增多且呈黄色脓性。痰液积聚可能导致气道阻塞,加重呼吸困难。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乙酰半胱氨酸颗粒、羧甲司坦口服溶液等祛痰药物。
气短多在活动后加重,与气道狭窄、肺功能下降有关。早期仅在剧烈活动时出现,随着病情进展,轻微活动甚至休息时也可感到呼吸困难。气短可能与支气管痉挛、肺泡通气不足有关。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异丙托溴铵气雾剂、茶碱缓释片等支气管扩张剂。
喘息表现为呼吸时发出哮鸣音,多在夜间或清晨加重。喘息是由于支气管平滑肌痉挛、黏膜水肿导致气道狭窄所致。喘息发作时可能伴有胸闷、呼吸费力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孟鲁司特钠片等药物控制症状。
胸闷是患者主观感到胸部压迫感或不适,可能与肺通气功能障碍、缺氧有关。胸闷常在咳嗽、咳痰后加重,寒冷季节更为明显。长期胸闷可能导致患者活动耐力下降、生活质量降低。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多索茶碱片、氨茶碱片、噻托溴铵粉雾剂等药物改善症状。
老人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应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接触烟雾、粉尘等刺激性气体。冬季注意保暖,预防感冒。适当进行呼吸锻炼如腹式呼吸、缩唇呼吸,有助于改善肺功能。饮食宜清淡,多饮水有助于稀释痰液。若出现发热、痰量突然增多或痰色变黄等感染迹象,应及时就医。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应遵医嘱长期规范治疗,定期复查肺功能,避免病情进展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