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塞性肺炎通常由支气管阻塞导致分泌物滞留和细菌感染引起,可能与支气管肿瘤、异物吸入、痰栓堵塞、淋巴结压迫、支气管结核等因素有关。阻塞性肺炎可通过抗感染治疗、解除阻塞、吸氧支持、化痰排痰、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
支气管内原发性或转移性肿瘤可能阻塞气道,导致远端肺组织通气障碍和分泌物潴留。患者可能出现咳嗽加重、痰中带血、呼吸困难等症状。确诊需结合胸部CT或支气管镜检查,治疗包括手术切除肿瘤、放化疗或支架置入。常用药物有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钠、顺铂注射液等抗肿瘤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儿童误吸花生等异物或成人吸入食物残渣可能导致支气管完全或不完全阻塞。典型表现为突发呛咳、喘息和单侧呼吸音减弱。通过支气管镜可明确诊断并取出异物,术后需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预防感染,配合氨溴索注射液促进痰液排出。
慢性支气管炎或支气管扩张患者因黏液分泌过多可能形成痰栓,阻塞中小支气管。常见症状为咳嗽咳脓痰和发热。治疗需加强拍背排痰,雾化吸入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稀释痰液,静脉滴注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控制感染。
纵隔或肺门淋巴结肿大可能从外部压迫支气管,多见于结核或恶性肿瘤。CT可见支气管外压性狭窄,伴纵隔淋巴结增大。结核性淋巴结炎需规范抗结核治疗,使用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等药物。恶性淋巴结压迫可能需要放疗或化疗。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支气管黏膜可能导致肉芽增生和瘢痕狭窄。患者多有低热、盗汗等结核中毒症状,支气管镜可见黏膜溃疡或干酪样坏死。治疗需联合使用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吡嗪酰胺片等抗结核药物,严重狭窄需球囊扩张治疗。
阻塞性肺炎患者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稀释痰液,卧床时每2小时翻身拍背促进排痰。出现持续发热、痰量增多或咯血需立即就医。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可练习腹式呼吸增强肺功能,避免接触烟雾粉尘等刺激物。饮食宜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如鱼肉、鸡蛋、西蓝花等帮助修复肺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