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主要与吸烟、空气污染、职业粉尘暴露等因素有关,临床表现为慢性咳嗽、咳痰、气短或呼吸困难。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主要包括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两种类型,病情呈进行性发展,可能引发肺心病、呼吸衰竭等并发症。
长期吸烟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最主要的致病因素,烟草中的有害物质可损伤气道和肺泡。职业性粉尘接触如煤矿、纺织等行业工人患病概率较高。反复呼吸道感染可能加速病情进展,遗传性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也是罕见病因。空气污染中的可吸入颗粒物会加重气道炎症反应。
慢性支气管炎表现为气道黏液腺增生和杯状细胞化生,导致黏液分泌增多。肺气肿特征为终末细支气管远端气腔异常扩大,肺泡壁破坏形成肺大泡。小气道病变包括纤维化狭窄和炎性细胞浸润,这些改变共同导致呼气时气道塌陷,形成不可逆性气流受限。
早期症状为晨间咳嗽伴白色黏液痰,活动后胸闷气促逐渐明显。急性加重期可出现脓性痰、喘息加重和发热。典型体征包括桶状胸、呼吸音减弱和哮鸣音。晚期患者可能出现口唇发绀、下肢水肿等右心衰竭表现,部分患者伴有体重下降和营养不良。
肺功能检查显示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后FEV1/FVC比值小于70%是确诊依据。胸部X线可见肺透亮度增加和膈肌低平,CT能更清晰显示肺气肿改变。动脉血气分析可评估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程度。6分钟步行试验能客观反映运动耐量,血常规检查可发现继发性红细胞增多。
稳定期治疗以支气管扩张剂为主,如沙丁胺醇气雾剂、异丙托溴铵喷雾剂等。糖皮质激素适用于反复急性加重的患者,可选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长期家庭氧疗能改善重症患者预后,肺康复训练包括呼吸操和耐力锻炼。急性加重期需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严重呼吸衰竭需要无创通气支持。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应严格戒烟并避免二手烟暴露,冬季注意保暖预防呼吸道感染。建议进行适度有氧运动如快走、太极拳,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饮食宜高蛋白、高热量,少量多餐避免饱食后呼吸困难。定期监测肺功能,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可减少急性发作。出现痰量增多、呼吸困难加重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