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权威问答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垂体肿瘤比较大该怎么办呢?
病情描述:
我这两年一直没有怀上小孩,去检查的时候发现了垂体肿瘤。垂体肿瘤比较大时该怎么办呢?
医生回答专区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 范存刚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垂体肿瘤较大时通常建议手术治疗,处理方式主要有经鼻蝶窦手术、开颅手术、药物治疗、放射治疗和定期随访观察。

    1、经鼻蝶窦手术

    经鼻蝶窦手术是治疗垂体肿瘤的常见微创方式,通过鼻腔自然通道切除肿瘤,创伤小且恢复快。适用于肿瘤向鞍上生长但未严重压迫视神经的情况。术后可能出现短暂脑脊液漏或尿崩症,需密切监测电解质水平。术前需完善垂体激素评估,术后需长期随访激素替代治疗。

    2、开颅手术

    开颅手术适用于巨大侵袭性垂体瘤或蝶窦发育不良患者,可充分暴露肿瘤并减少脑组织牵拉损伤。手术可能引起脑水肿、感染等并发症,术后需在重症监护室观察1-2天。对于包裹颈内动脉的肿瘤,需联合血管外科进行术中监测,降低大出血风险。

    3、药物治疗

    泌乳素型垂体瘤可首选甲磺酸溴隐亭片抑制肿瘤生长,生长激素瘤可使用注射用醋酸奥曲肽控制症状。药物治疗需持续监测激素水平和肿瘤体积变化,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恶心、头晕等不良反应。药物无法根治肿瘤,但可为手术创造条件或用于术后残余肿瘤控制。

    4、放射治疗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适用于术后残留或复发的小体积肿瘤,通过精准定位减少周围组织损伤。传统分次放疗可用于无法手术的患者,但可能引起垂体功能减退。放射治疗起效缓慢,需配合激素替代治疗,治疗后每半年复查MRI评估疗效。

    5、定期随访观察

    对于无功能且未压迫周围结构的偶发垂体瘤,可每6-12个月复查MRI和激素水平。随访期间出现视力下降、头痛加重需及时干预。老年患者或合并严重基础疾病者,在肿瘤生长缓慢时可选择保守观察,但需教育患者识别急性垂体卒中症状。

    垂体肿瘤患者术后应保持均衡饮食,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D促进伤口愈合。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3-6个月,定期进行视力视野检查和垂体激素评估。出现持续性头痛、多饮多尿或乏力症状时需及时复诊,长期服用激素替代药物者不可自行调整剂量。建议建立由神经外科、内分泌科和放疗科组成的多学科随访体系。

相关文章
脑膜瘤能治好吗
脑膜瘤是一种良性肿瘤,来源于脑膜和脑膜间隙的衍生物,能治好。主要可表现为头痛、头胀、恶心、呕吐、肢体无力等。
脑膜瘤有哪些后遗症
脑膜瘤手术一般不会留有后遗症,但是个别可引起头晕、恶心、视物模糊、失语、偏瘫以及昏迷等。
脑膜瘤会不会遗传
脑膜瘤有遗传因素,但不一定会遗传。脑膜瘤可因辐射、脑部外伤、有毒物质、感染、基因突变等引起,应做好预防。
失忆症的危害有哪些
患失忆症会影响记忆正常储存,造成记忆错乱,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导致个人工作效率下降、情绪压力过大、影响大脑健康等。
肠道肿瘤的早期症状
肠道肿瘤的早期症状和某些肠道炎症反应有很多相似之处,除了经常性会出现便血之外,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腹胀腹痛、贫血等不适症状,另外有些患者排便习惯也会发生改变,还经常性的出现低热,浑身无力,浮肿等中毒性反应。刚发现这些症状反应时,要意识到病情的严重性,及时到医院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