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产后不来月经可能与子宫内膜损伤、内分泌紊乱、宫腔粘连、妊娠组织残留、精神因素等原因有关。流产后月经恢复时间因人而异,通常需要30-45天,若超过此时间需警惕病理因素。
人工流产手术可能损伤子宫内膜基底层,导致内膜修复延迟。表现为月经量减少或闭经,可能伴随下腹隐痛。需通过超声检查评估内膜厚度,必要时采用雌激素促进内膜生长,如戊酸雌二醇片、结合雌激素片等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妊娠终止后体内激素水平骤变可能抑制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常见黄体功能不足、泌乳素升高等情况,表现为月经周期紊乱。可通过性激素六项检查确诊,使用黄体酮胶囊、地屈孕酮片等药物调节周期,同时需监测甲状腺功能。
多次刮宫操作易引发宫腔粘连,约占继发闭经患者的20%。典型症状为周期性腹痛伴闭经,通过宫腔镜检查可确诊。轻度粘连可行宫腔镜分离术,术后放置节育环或球囊支架预防再粘连,配合雌孕激素序贯治疗。
不全流产时残留的绒毛组织持续分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抑制卵巢功能。临床表现为宫腔内异常回声团块,伴阴道不规则出血。需行超声检查明确,残留较少可服用益母草颗粒、新生化颗粒促进排出,量多时需清宫手术。
流产带来的心理压力可能通过神经内分泌途径影响月经,常见焦虑抑郁情绪加重闭经。建议通过心理咨询疏导情绪,保持规律作息,适当补充维生素B族和谷维素片调节植物神经功能,多数在压力缓解后月经自然恢复。
流产后应注意保暖避免受凉,每日温水清洗外阴但禁止盆浴,1个月内禁止性生活。饮食上多摄入含铁食物如动物肝脏、菠菜预防贫血,适量补充优质蛋白促进恢复。若闭经超过2个月或伴随剧烈腹痛、发热等症状,需及时复查超声和激素水平,排除器质性病变后可通过中医调理气血。术后首次月经可能出现经量增多或减少,属于常见现象,持续3个月未恢复正常需就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