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人群确实更容易发生尿失禁,尤其是压力性尿失禁和急迫性尿失禁。尿失禁可能与腹压增高、盆底肌功能受损、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有关,建议肥胖者通过体重管理、盆底肌训练等方式降低风险。
肥胖会导致腹腔内脂肪堆积,长期增加腹压,使膀胱和尿道承受更大压力。当咳嗽、打喷嚏或运动时,增高的腹压可能超过尿道括约肌的控制能力,引发压力性尿失禁。同时,肥胖可能影响盆底肌群的支撑功能,导致膀胱颈位置下移,进一步削弱控尿能力。脂肪组织产生的炎症因子还可能干扰膀胱神经调节,诱发尿急、尿频等急迫性尿失禁症状。
部分肥胖者可能合并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高血糖状态会损害支配膀胱的周围神经,导致感觉异常和膀胱收缩功能障碍。女性肥胖者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尿道黏膜萎缩也会加重尿失禁。少数情况下,肥胖相关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引起的夜间缺氧,可能通过神经反射增加夜尿次数。
建议肥胖人群通过科学减重将体重指数控制在合理范围,避免快速减肥导致肌肉流失。每日进行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力量,如收缩肛门和尿道动作,每组维持5秒后放松。减少咖啡因和酒精摄入,养成定时排尿习惯。若出现持续漏尿或尿急症状,需及时就医评估是否需药物或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