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障碍的异常行为主要包括入睡困难、睡眠维持障碍、早醒和日间功能受损。具体表现为夜间频繁觉醒、昼夜节律紊乱、异常睡眠行为及过度嗜睡等。
卧床30分钟以上仍无法入睡,可能与焦虑、环境不适等心理生理因素有关。建议调整睡眠环境,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唑吡坦、右佐匹克隆等助眠药物。
夜间觉醒次数超过2次或清醒时间超过30分钟,常见于抑郁症、慢性疼痛等疾病。需治疗原发病,可考虑使用曲唑酮、多塞平等具有镇静作用的抗抑郁药。
包括梦游、夜惊、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等,多与神经系统异常相关。需进行多导睡眠监测,严重者可选用氯硝西泮、褪黑素受体激动剂等药物干预。
白天无法克制的睡眠发作,可能提示发作性睡病或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需完善睡眠监测,治疗可选用莫达非尼、阿莫达非尼等促醒药物。
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睡前使用电子设备,卧室温度控制在18-22℃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若症状持续2周以上建议尽早就诊睡眠专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