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主要分为甲型流感、乙型流感、丙型流感和丁型流感四种类型,其中甲型和乙型流感对人类健康影响较大。
甲型流感病毒宿主范围广,可感染人类和多种动物,易发生抗原变异导致大流行。甲型流感病毒根据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的不同可分为多个亚型,常见的有H1N1、H3N2等。甲型流感症状较重,可能出现高热、全身酸痛、乏力等典型症状,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肺炎等严重并发症。
乙型流感病毒主要感染人类,变异速度较甲型慢,通常引起季节性流行。乙型流感症状相对较轻,但仍可导致发热、咳嗽、咽痛等典型流感症状,在儿童和老年人中可能引起较严重表现。乙型流感病毒可分为Victoria系和Yamagata系两个谱系。
丙型流感病毒通常引起轻微呼吸道症状,多表现为普通感冒样症状,一般不引起流行。丙型流感病毒感染后症状较轻,常见于儿童,成人多已具有免疫力。该型病毒抗原性稳定,变异较少,不会引起季节性大流行。
丁型流感病毒主要感染牛等反刍动物,目前尚未发现可导致人类感染。丁型流感病毒与甲型流感病毒有部分基因片段同源性,但致病性和传播能力较低。该型病毒主要在畜牧业中流行,对人类公共卫生影响较小。
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是接种季节性流感疫苗,疫苗通常包含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的流行株。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勤洗手、保持室内通风、避免接触流感样症状患者。出现流感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磷酸奥司他韦胶囊等抗病毒药物,并做好隔离措施防止传播。高危人群如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孕妇等更应加强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