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造口术后需注意造口护理、饮食调整、活动管理、并发症观察及心理调适等方面。主要有造口清洁、饮食过渡、适度活动、异常症状识别、心理支持等要点。
术后需每日用温水清洁造口周围皮肤,避免使用刺激性洗剂。造口袋应选择合适型号,粘贴时确保无皱褶,防止排泄物渗漏。观察造口黏膜颜色,正常呈粉红色,若发紫或苍白需就医。更换造口袋动作轻柔,避免牵拉造口。清洁后可使用造口护肤粉保护皮肤。
术后初期从流质饮食开始,2-3天后过渡至半流质,1周后尝试软食。避免易产气食物如豆类、碳酸饮料,减少洋葱、蒜等气味强烈食物。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少量多餐。高纤维食物需逐步添加,防止造口堵塞。记录饮食反应,出现腹胀腹泻时调整。
术后1周内避免提重物,可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2周后根据恢复情况逐渐增加活动量,避免剧烈运动。使用造口腰带可增加腹部支撑力。洗澡时可用防水贴保护造口,避免盆浴。驾驶车辆需待伤口完全愈合,通常需4-6周。
造口出血、持续疼痛或突出需立即就医。排泄物带血、造口周围皮肤溃烂提示并发症。造口回缩或脱垂超过2厘米属紧急情况。体温超过38℃可能感染。记录每日排泄量,水样便超过1000毫升需补液。定期测量造口大小,及时调整造口袋规格。
参加造口患者互助小组获取经验支持。与家属沟通需求,避免因排泄物气味产生隔阂。医护人员可提供造口护理技巧培训。出现焦虑抑郁时寻求心理咨询。逐步适应社交活动,携带便携式造口护理包外出。3-6个月后多数患者可恢复正常生活。
肠造口术后需建立规律护理习惯,每日固定时间更换造口袋。衣物选择宽松棉质,避免压迫造口。定期复查评估造口功能,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各随访一次。随身携带造口护理卡注明紧急处理方法。保持均衡饮食,适量补充维生素。出现体重持续下降、电解质紊乱等营养问题需及时营养科就诊。戒烟限酒,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