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瘘手术出现遗漏通常与瘘管走行复杂、术前评估不充分或术中操作偏差有关。主要有瘘管分支未彻底探查、内口定位不准确、瘢痕组织干扰判断、手术方式选择不当、术后感染导致复发等因素。
复杂性肛瘘常存在多支瘘管,尤其高位肛瘘可能向直肠深部或周围组织延伸。术中若仅处理主瘘管而忽略微小分支,残留的感染灶会持续分泌导致复发。术前MRI或超声检查有助于发现隐匿分支,但影像学检查无法完全替代术中探查。
内口位于齿状线附近隐窝处,当存在多个原发感染灶时,错误判断主要内口会导致次要感染源未被清除。采用亚甲蓝注射或探针引导可提高定位准确性,但炎症水肿可能掩盖真实内口位置。
反复发作的肛瘘会形成致密瘢痕,使瘘管壁与周围组织粘连。术中剥离时可能误将瘢痕当作正常组织保留,造成瘘管壁残留。对于纤维化严重的病例,可能需要结合挂线疗法分期处理。
单纯瘘管切开术对马蹄形肛瘘效果较差,而过度切除可能损伤肛门括约肌。应根据瘘管类型选用切开引流、黏膜瓣推移等术式,必要时联合生物补片修复以减少遗漏风险。
创面护理不当可能引发继发感染,形成新的瘘管通道。术后需保持肛门清洁,使用高锰酸钾坐浴,出现红肿热痛需及时就医排查残留感染灶。
建议术后定期复查肛门指诊和超声检查,3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饮食需增加膳食纤维摄入,保持大便通畅,出现肛门分泌物增多或疼痛加剧应及时返院评估。复杂性肛瘘可能需要二次手术,选择经验丰富的肛肠专科医师可降低遗漏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