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障碍者的消极思维主要表现为对自我、世界和未来的负面认知偏差,常见类型有过度自责、灾难化思维、选择性关注负面信息、非黑即白思维。
将负面事件归因于自身缺陷,即使无关事件也会产生罪恶感。可能与大脑前额叶功能异常有关,表现为反复出现"都是我的错"等想法。
将小问题放大为不可承受的灾难,如把轻微头痛想象成绝症。这种思维模式与杏仁核过度激活相关,常伴随心悸、出汗等躯体症状。
自动过滤积极信息仅记住消极细节,如会议中只在意批评忽略表扬。涉及大脑默认模式网络异常活跃,会导致社交回避行为。
用极端二分法看待事物,如认为"不完美就是彻底失败"。这种认知僵化与前扣带回皮层功能失调有关,容易诱发自伤行为。
建议通过认知行为疗法配合规律作息改善消极思维,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舍曲林、氟西汀等抗抑郁药物调节神经递质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