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瘘术后短期内少量粪便溢出可能是正常现象,但持续或大量溢出需警惕并发症。肛瘘手术可能因创面愈合期括约肌功能暂时性失调、术后感染或缝合线脱落导致粪便控制异常。
术后1-2周内偶发粪便渗漏多与创面渗出液混合粪便残渣有关,此时肛门括约肌因手术创伤处于水肿状态,控便能力暂时减弱。随着创面肉芽组织生长和括约肌功能恢复,渗漏现象会逐渐改善。患者可观察到渗液量每日减少,且无明显恶臭或脓血成分。
若术后超过3周仍存在粪便失控或突然出现喷射状溢出,可能提示肛瘘复发、切口感染或形成新的瘘管。这类情况常伴随肛门灼痛、发热、渗液浑浊带血丝等症状。部分复杂肛瘘患者因术前括约肌损伤较重,术后瘢痕形成可能影响肛门闭合功能。
建议术后保持肛门清洁干燥,每次排便后用温水冲洗并遵医嘱使用康复新液湿敷。避免久坐久站,每日进行提肛运动锻炼括约肌功能。出现持续发热、剧烈疼痛或粪性渗液增多时需立即复查,必要时进行肛门直肠超声或MRI检查明确病因。术后3个月内应避免辛辣刺激饮食,适量增加燕麦、火龙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帮助成形软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