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权威问答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首页 >  健康问答 >  内科  >  消化内科  >  胃病

胃肠型感冒的症状有哪些?
病情描述:
今天有点腹泻,头痛的症状,请问胃肠型感冒的症状有哪些?
医生回答专区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 原庆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胃肠型感冒的症状主要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食欲减退、发热畏寒、肌肉酸痛等。胃肠型感冒是病毒感染引起的胃肠功能紊乱,常由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等病原体引发,多表现为消化系统与全身症状并存。

    1、恶心呕吐

    胃肠型感冒早期多出现胃部不适,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引起恶心感,严重时可引发喷射性呕吐。呕吐物多为未消化食物或胃液,频繁呕吐可能导致脱水。病毒感染会刺激胃肠黏膜,通过迷走神经反射引发呕吐中枢兴奋。儿童患者呕吐症状更显著,家长需注意补充口服补液盐防止电解质紊乱

    2、腹痛腹泻

    病毒侵袭肠道上皮细胞后造成肠黏膜损伤,表现为阵发性脐周或全腹绞痛,排便后疼痛可暂时缓解。腹泻多为水样便或稀糊便,每日可达3-10次,严重者可能出现黏液便。肠蠕动加快伴随肠鸣音亢进,肠道渗透压改变导致水分重吸收障碍。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等药物调节肠道功能。

    3、食欲减退

    病毒毒素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食欲调节中枢,同时胃肠充血水肿影响消化功能,患者常出现厌食、早饱感。胃酸分泌减少导致食物滞留时间延长,可能加重恶心症状。建议选择米汤、藕粉等低渣流食,避免高脂高糖食物刺激胃肠。儿童患者家长需少量多次喂养,必要时补充葡萄糖电解质溶液。

    4、发热畏寒

    约半数患者出现38℃左右中低度发热,病毒血症期可能伴有寒战、四肢冰冷等体温上升期表现。发热通常持续1-3天,与炎症介质刺激体温调节中枢有关。可物理降温并监测体温变化,若体温超过39℃或持续不退需警惕继发细菌感染。慎用解热镇痛药以免加重胃肠刺激,儿童发热家长应避免过度包裹。

    5、肌肉酸痛

    病毒代谢产物及炎症因子入血后,可引起全身肌肉关节酸胀疼痛,以腰背部及四肢近端为著。乳酸堆积和电解质紊乱可能加重不适感,活动时疼痛明显。保持卧床休息有助于缓解症状,适当按摩肢体促进血液循环。若出现腓肠肌压痛或尿色加深,应排除横纹肌溶解等并发症。

    胃肠型感冒期间需保持充足水分摄入,每日饮用淡盐水或口服补液溶液1000-1500毫升。饮食遵循从流质、半流质到软食的渐进原则,避免生冷、辛辣及高纤维食物。注意餐具消毒与手卫生,腹泻后及时清洁会阴部预防皮肤浸渍。症状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血便、意识模糊等表现时,应立即就医进行血常规及粪便病原学检查。

相关文章
慢性腹泻吃什么药好
出现慢性腹泻后可以吃磺胺类药物,该类药物有很好的止泻疗效,不过服药时最好遵听医嘱。如果腹泻情况比较严重,则可以应用吸附性止泻药。另外,因细菌、真菌引起的慢性腹泻,可服用抗生素来抑菌杀菌,达到治疗目的。而中药上可以服用人参健脾丸、六君子丸、附子理中丸等中成药来治疗慢性腹泻。
小儿慢性腹泻的原因
导致小儿发生慢性腹泻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肠道菌群失衡,因为新生儿菌群尚未形成,如果在受到细菌、病菌和真菌等多种致病菌感染后,滥用抗生素的话,就容易引起慢性腹泻。另外,长期营养不良、乳糖不耐受和喂养不当的话,也容易造成小儿出现慢性腹泻的情况。
慢性腹泻的危害有哪些
出现慢性腹泻时需要及时治疗,否则对身体健康的危害很大。首先会因为水分大量流失引起脱水,导致电解质紊乱、酸碱度失衡等;其次还会导致营养不良、维生素缺乏症,可能会诱发多种并发症;另外,慢性腹泻还会导致贫血、心律不齐等。
慢性腹泻会导致哪些并发症
慢性腹泻的常见并发症为营养不良和维生素缺乏症,与长期性大便次数增多和营养流失有关。同时会导致抵抗力下降,而出现真菌性肠炎一类继发性感染疾病。部分患者可能会并发中毒性肝炎,还可有电解质紊乱及肠出血的可能性,严重时会导致肾衰竭。
慢性腹泻如何确诊
临床上确诊慢性腹泻可以根据所出现的各种不良表现,如果发现有持续性腹泻及腹痛发烧等症状,就需要高度怀疑该病发生。同时需要借助于粪便常规检查和粪便细菌学培养检查来确定病情,且要接受消化道内镜和呼气试验方面的检查,必要时可做超声波和影像学检查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