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腹泻可通过注意饮食卫生、加强手部清洁、避免受凉、接种疫苗、合理使用药物等方式预防。秋冬季腹泻通常由轮状病毒、诺如病毒感染、饮食不洁、腹部受凉、免疫力低下等原因引起。
避免食用生冷或未彻底加热的食物,尤其是海鲜、肉类和蛋类。蔬菜水果需充分清洗,餐具定期消毒。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常通过污染食物传播,饮食卫生可有效阻断感染途径。若出现水样便、呕吐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口服补液盐、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等药物。
饭前便后需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接触公共物品后及时消毒。病毒可通过手-口传播,儿童玩耍后家长需协助清洁。诺如病毒感染者呕吐物需用含氯消毒剂处理,避免气溶胶传播。接触污染物后可遵医嘱使用乳酸菌素片、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调节肠道菌群。
秋冬季需注意腹部保暖,睡眠时加盖毯子防止踢被。寒冷刺激会导致肠蠕动加快,诱发功能性腹泻。老年人及儿童外出可佩戴腹围,居家保持适宜室温。若因受凉出现腹痛腹泻,可热敷腹部并遵医嘱使用消旋山莨菪碱片缓解症状。
轮状病毒疫苗适用于2月龄至3岁婴幼儿,可预防重症轮状病毒肠炎。流感疫苗能减少继发性胃肠型流感的发生。疫苗接种后可能出现低热等反应,家长需观察48小时。免疫功能低下者接种前应咨询医生,必要时配合匹多莫德口服液增强免疫。
不滥用抗生素治疗病毒性腹泻,避免破坏肠道菌群平衡。旅行时可备盐酸小檗碱片应对水土不服。慢性腹泻患者需排查乳糖不耐受等病因,长期腹泻可遵医嘱使用复方嗜酸乳杆菌片。切忌自行服用止泻药掩盖病情,尤其出现血便、高热时需立即就医。
秋冬季需保持规律作息与适度运动,每日饮水1.5升以上,饮食增加山药、小米等健脾食材。儿童衣物需勤换洗,玩具定期消毒。出现腹泻后应记录排便次数和性状,就医时提供详细信息。哺乳期母亲腹泻时仍可继续喂养,但需加强乳头清洁。慢性胃肠疾病者秋冬季节可中医调理,选用参苓白术散等健脾方剂。